????通過了西市的地段,在臨近的一條大街向西一拐,不遠處便是通遠門。
????通遠門位于金華府城西南,曹從龍在得知陳文選擇于此地露面時便是心中一驚,因為幾年前清軍便是在那附近轟塌了城墻才殺入城的,而這些年下來無論是滿清,還是大明,對于左近的那段受損嚴重的城墻在修繕之事上都顯得有些三心二意。而等到曹從龍來到此地之時,心頭的寒意更甚,因為明軍的戰(zhàn)陣前赫然是兩門大口徑的紅夷炮。
????陳文的大旗在通遠門外出現(xiàn),并且要求曹從龍上來對話,撫標營的眾將盡皆將手中的防務、工作交給了副手和親信,趕到此地親眼看看平叛軍的成色。
????登上城頭,眾將已大多趕到,看著城外迎風招展的大旗,以及將旗下如刀削斧剁般齊整的步兵方陣和那些視線所及處正在耀武揚威的輕騎,曹從龍的心頭唯一能夠安慰他自己的便是城外的明軍兵力似乎不是很多,看樣子也就只有七八百人的樣子。
????“這大概只是先頭部隊吧?!?br>
????曹從龍不知道是他內(nèi)心的回響傳播到了身體之外,還是眾將之中有人也同樣想到了這里,但是看著身邊眾人的反應,他卻知道根本沒有人會相信陳文僅僅帶著這么一支小部隊就能一下子攻陷了擁有護城河作為依仗的湯溪縣城。
????而此時,城下的明軍似乎是看到了曹從龍的儀仗,一個拿著鐵皮喇叭的大嗓門軍官在向陳文點頭示意后,便將鐵皮喇叭放在了嘴前,向城頭喊話。
????“監(jiān)國魯七年三月二十九,臨海伯得到江西王師殘部已被韃子團團包圍的消息,為解友軍困厄,同時防止在江西王師覆滅后江西的韃子與衢州的韃子合流,臨海伯與曹撫軍議定大舉收復衢州之事。”
????“監(jiān)國魯七年四月十二,王師自府城出發(fā)……”
????接下來,這個軍官便按照此前陳文交給他背誦的文字大肆講述明軍在衢州的戰(zhàn)事,尤其是明軍如何歷經(jīng)血戰(zhàn)一步步強渡靈溪、光復龍游縣、生擒馬進寶,進而將浙閩總督陳錦圍困在了孤城之中的一系列輝煌戰(zhàn)績更是大書特書。配合著軍官的講述,陣后的明軍則開始把裝在大車上的那些硝制好的清軍首級一個一個的堆在陣前,到后來更是撐起了一根根清軍的旗幟,隨手將它們拋在了首級堆起的小丘之上。
????隨著軍官的娓娓道來,尤其是在講述的同時,城下的明軍也開始將必然面露猙獰的首級擺放在陣前,城頭上登時便是一片愕然。
????單純以道德而言,曹從龍等人在背后捅刀子的行徑,這些叛亂者用來污蔑陳文的那些黑材料即便都是真的也同樣無法為他們的正義性提供佐證。尤其是在明軍大勝之際,他們依靠內(nèi)訌奪取兵權進攻臺州的計劃即便是成功了最大的受益者也會是滿清,雖說未必真有多少人會立刻產(chǎn)生曹從龍與滿清勾結的揣測,但是懷疑的種子隨著陳文和曹從龍這兩部明軍在這期間舉動的對比卻開始悄悄埋下。
????占領道德的高地,然后居高臨下的打擊對手,這是文官慣用的伎倆,他們平日里的那些類似于“武將不讀圣賢書,所以不懂得忠孝仁義”之類的論調便是最常用在壓制武將這一方面的。
????可是陳文這邊開場就直接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下猛藥,連一點兒循序漸進的規(guī)矩都不講,卻還是把早已經(jīng)準備好了如何進行罵戰(zhàn)的曹從龍噎了個夠嗆。
????原以為會擺明了質問曹從龍是否與滿清有所勾結,可是陳文卻絲毫沒有提及之類的疑問,僅僅是讓他人自己去揣測,曹從龍很清楚,在開場的罵戰(zhàn)中陳文已經(jīng)取得了先機,于是他只得連忙讓負責喊話的從人誦讀檄文。那是他苦思良久,再配以呂文龍的揣測和對大蘭山明軍的了解才寫出來的“佳作”,本來就是用來確立正義性的,此刻正好拿出來打擊明軍的氣勢。
????可是沒等曹從龍的那個從人開口,隨著明軍搬運首級和清軍旗幟的工作完畢,一根近兩丈的旗桿被明軍陣后的民夫緩緩推了起來,旗桿上沒有旗幟,而是一根和旗桿同樣粗細的只有六七尺的木棍綁在了上面,呈十字架的形狀,而這個“十字架”上面卻分明是綁著一個清軍武將裝束的大活人!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