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圣無常心
????【原文】
????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②,為天下渾其心③,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④。
????【注釋】
????德:通“得”。下同。
????②歙:這里指收斂意欲。
????③渾其心:使心淳樸,不用機巧。
????④孩:使動用法,使老百姓回復(fù)到嬰兒般的狀態(tài)。
????【譯文】
????有道的人是沒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我很好地對待他們;不善良的人,我也很好地對待他們,這樣就可以使人人向善了。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就可以使人人守信了。有道的人治理天下,會收斂個人的私欲偏見,使天下人的心思歸于純樸,百姓們皆專注于他們的視聽,而有道的人使他們都回到嬰孩般淳樸內(nèi)然的狀態(tài)。
????【導(dǎo)讀】
????圣人是沒有私心的,他們不能有自己的主觀意愿,而應(yīng)該時刻想著百姓的意愿。只有如此才能得善、得信,才能治理百姓,讓他們回歸到淳樸無欲的狀態(tài)。
????【解析】
????這一章講了圣人“德善”、“德信”的境界。圣人以太道為根本,不因為環(huán)境和人情的改變而改變,所以對善和不善,信與不信的人都以一樣的善良之心和誠信之心相待。一般人著力分辨善于不善、信與不信這些觀念。圣人則打破這些分別,讓人回歸到淳樸的大道之中,即“為天下渾其心”。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边@里所說的“常心”是恒心的意思。什么是恒心?就是個人所擁有的一種持久不懈的生命意志力的具體表現(xiàn)。恒心是一種因為知識而引發(fā)出來的磅礴欲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進取心和上進心,這種心理隨著時代發(fā)展而不斷滲透到人生的各個階段和各個領(lǐng)域之中。
????由上可知,“常心”需要毅力來支撐,在毅力支撐下,常心會逐漸變?yōu)椴坌?。因此,常心便成了為人們追求知識和滿足欲望提供無窮動力的源泉。人類在常心的刺激之下,或長久不懈的追求知識,探索天地;或無止境地聚斂財寓,奔走四方;或極其放肆地追逐權(quán)力,殘殺無辜。一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就會把越來越多的人卷入到欲望的滾滾洪流之中。人類在常心的驅(qū)使下,心靈和身體逐漸走向?qū)α?。在老子看來,古代的圣人們是沒有常心的,也就是說他們沒有雄心壯志,而是以百姓的心作為自己的常心。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