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大鼻子并不想拿走那盒煙,因為她受到了吳中元的批評,不過最終她還是拿走了那盒煙,人窮志短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在這里她幾乎得不到香煙這種奢侈品。
????由于女監(jiān)的三個犯人都是一起提過來的,大鼻子出去之后,吳中元緊接著又喊了另外一個女犯的名字。
????這是個三十五六歲的女人,名叫阿朵,不是昵稱叫阿朵,而是她身份證上的名字就叫阿朵,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名字都有這個特點,此人看長相比實際年齡要大不少,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受害者是他丈夫的相好兒,比她還要大兩歲。
????阿朵有點像祥林嫂,神經(jīng)已經(jīng)有點兒不正常了,眼睛發(fā)直,坐下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傾訴自己的冤屈,其實她的經(jīng)歷并不離奇,和丈夫青梅竹馬,一起自農(nóng)村出來打工,后來丈夫有了錢,有了相好的,對她百般冷落,她一直忍氣吞聲,委曲求全,最終忍無可忍,在一次情緒失控之后拿刀捅了那個女人。
????阿朵嘮叨的是自己對丈夫有多好,自己受了多少委屈,還有那個可惡的女人是怎樣搶走自己丈夫的,她并不認為自己有錯,始終認為自己才是那個受害者。
????進了這種地方,在嚴厲的管制和普法教育下,絕大多數(shù)的犯人都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似阿朵這種拒不認錯的少之又少。
????平心而論,阿朵的經(jīng)歷也的確令吳中元很是同情,阿朵與丈夫也有過共患難的時候,早年她生了急病,丈夫冒著風(fēng)雪背著她走了幾十里的山路送她去鄉(xiāng)醫(yī)院。剛結(jié)婚分家時背了八千多塊的債務(wù),她省吃儉用,每頓飯都做兩樣兒,好點兒的給丈夫吃,自己吃差的,成年累月的見不到葷腥。
????后來二人進了城,日子逐漸好過了,感情卻越來越淡了,阿朵將所有的罪責(zé)都推給那個女人身上,認為是那個女人搶走了自己的丈夫。
????阿朵講述的遠不止這一兩件事情,看得出來阿朵與她丈夫的感情在早期的確很好,堪稱郎有情妾有意,奈何世事無常,美好沒能持續(xù)到最后,中途變味兒了。
????在此之前吳中元曾經(jīng)與監(jiān)區(qū)管理人員接觸過,也聽他們介紹過一些相關(guān)情況,他們掌握的是綜合分析得來的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一直生活在城里或是一直生活在鄉(xiāng)下的人犯罪相對較少,而進城的鄉(xiāng)下人和因故返貧的城里人在犯人中所占的比例比較大,究其根源是來自于突然擁有了財富之后的茫然和困惑,以及突然失去財富的落魄和失落。
????阿朵的情況屬于前者,她對自己的丈夫百依百順,但是她的委曲求全卻并未換來丈夫的回心轉(zhuǎn)意,換來的只是變本加厲。
????由于阿朵急于傾訴,二人之間的談話便以阿朵講述,吳中元聆聽為主,阿朵講述的時候吳中元很少插話,其實阿朵的情況與那個捐了腎臟資助自己女朋友讀書的眼鏡兒有些相似,不同的是阿朵是個女的,而眼鏡兒是個男的。
????吳中元崇尚男女平等,但他崇尚的男女平等并不是絕對意義上的男女平等,在他看來男女平等是建立在能力,財富,學(xué)識占上風(fēng)的一方心里的那桿秤是準的,主動的讓出一半地位給自己的另一半,而不是男女打破頭的爭搶家里誰說了算。
????他之所以不批評阿朵是因為阿朵是女人,是弱者,她沒有主導(dǎo)權(quán),只能被動承受。
????但他也不能表揚阿朵做的對,因為阿朵真的做錯了,她犯了三個錯誤,一是她不該將罪責(zé)歸咎于那個女人并去攻擊她,因為男人在生理上占了主動,女人再怎么引誘一個男人,上與不上都取決于男人,所以男女問題上,男人肯定要背負大部分責(zé)任。
????二是她不該試圖挽留一個想走的人,一段感情的維系取決于男女雙方,只要其中一方動了離開的念頭,那就是對這段感情沒有留戀了,另外一方任何形式的挽留都無濟于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