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遠征西域的八萬大軍,并未完全投入戰(zhàn)場。
????從星星峽到伊州城的沿途據點,都留著輔兵和民夫,用于轉運并保護糧草。
????從伊州城開始留守正兵,那里有六千大明正兵守城。一是防備西遼在巴里坤盆地藏兵偷襲,二是護送運糧隊把后續(xù)糧食送往高昌,三是防備當地的饑民或貴族突然造反。
????高昌周邊的各處明軍營寨,是為了守住水源和包圍城池。
????那些營寨,如今有一半都空了。主要兵力被抽去跟西遼野外決戰(zhàn),剩余兵力和輜重轉移到正東和正北兩處大營。
????刨去這些守城或守寨的士兵,真正用于決戰(zhàn)的大明正兵,其實只有五萬多人而已,而且還一分為三包圍西遼援軍。
????當然,還有別的兵力。
????比如攻打伊州和高昌周邊寨堡時,總共有六千多敵軍投降,其中數百是主動來投靠的本地貴族武裝。
????再加上明軍做出仁義樣子,招募饑民中的青壯為兵,如今明軍帶著足足七千仆從軍。
????一些輔兵和民夫,也被拉到戰(zhàn)場。
????把仆從軍、輔兵和民夫全算上,投入決戰(zhàn)的總兵力約有82000人。
????位于高昌城西南二十里的種彥崇部,最先跟敵人接戰(zhàn)。
????他手里兩萬多人,擺成巨大的車陣。
????清一色的四輪偏廂車,而且不用什么鐵鏈了,戰(zhàn)車的部件可以兩兩扣攏。
????而西遼援軍那邊,則是馬……多到數也數不清的馬。
????用馬兒沖擊火器部隊的屏障,這是滿清在發(fā)明楯車之前的戰(zhàn)術,也是古代將領能想出的最初級戰(zhàn)術。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